(一)语文学习的基本含义
在知识经济时代,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,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。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确认学习者的主体地位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,是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需要,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需要。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。所以,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,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。这样一来,更新观念,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,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。
http://www.51wzjj.cn
1、什么是语文学习?
什么叫学习?在我国“学习”一词最早见于《礼记·月令》“季夏之月,鹰乃学习”一句,指的是小鸟反复学飞,习得行为。在我国古代,表示从口头或书面上获得的知识或经验的时候,多用作“学”或“知”、“智”;而表示行为活动和运用知识经验的时候,多写作“习”或“行”、“用”。如荀子说“知之不若行之”,朱熹主张学习“当体之于身”,明末清初的学问家颜元则认为“得之于行”、“不从身上过,皆无用”。当“学”和“习”合用的时候,则偏重指“习”。
从广义看来,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经验而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。
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,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中,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,自觉地、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或人类社会历史经验,从而构建经验结构的过程。
由此看来,学习的关键在“学”,其重心在于“习”,把主要气力花在“习”上,才是“学习”。“学”的活动主要是认知,是获得知识,获得心理效能;“习”的活动主要是运用,是行为方面的操作。对此,可以这么来理解“学习”:“学”是认识,“习”是实践,学习就是认识和实践。
语文学习就是创造性地运用言语符号,系统地掌握以言语为核心的语文知识、习得语文技能并逐步形成相应的言语智能、科学文化素养及思想道德素养的言语实践活动。